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、中央网信办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商务部,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约谈部分平台企业。与此相呼应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负责人近日也刊文指出,“内卷式”恶性竞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,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、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阻碍,要坚决遏制不正之风,净化市场竞争生态,自觉抵制低价倾销、互黑互踩等乱象。
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“内卷式”竞争频频引发社会关注,令众多行业和企业深陷其中,危害不容小觑。比如,有的企业持续进行 “价格战”甚至低于成本价倾销,然而低价、低质、低水平竞争之下,尽管销量有了、订单涨了,但企业的利润却没有增长甚至萎缩……凡此种种,不仅破坏了当下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,更无益于行业长远发展和创新,必须进行切实有效治理。
“内卷式”竞争屡禁不止,与企业产品、技术、服务等创新不足有很大关系。企业生产的商品、提供的服务差异化程度不高,商业模式也大同小异,就难以真正建立核心优势,只能靠压价“争夺”消费者,而一旦利润空间受到挤压,则进一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、阻碍创新发展,从而步入“越努力越低效”的恶性循环。
2024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,要强化行业自律,防止“内卷式”恶性竞争;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,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;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,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,打通市场准入退出、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,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。中央三令五申,持续发力,释放了治理“内卷式竞争”的鲜明态度和强烈信号。
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常态。良性的市场竞争,有助于倒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,提升产品质量,改善经营管理,最终实现要素优化配置、行业高质量发展。治理“内卷式”竞争的方向和目标不是不要竞争,而是要鼓励公平竞争,将地方、行业、企业之间的竞争纳入到法治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的轨道上来。
一方面,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和切实有效的监管,严格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,聚焦人民群众关切,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,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、可预期的环境;另一方面,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,企业也要转变发展观念,摒弃低价竞争、低水平竞争的惯性思维和做法,抵制低价倾销、互黑互踩等乱象,通过产品创新、服务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等,发展新优势、开辟新赛道,在增量市场中打开更大发展空间。
“内卷式”竞争没有赢家,也“卷”不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。下大气力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,实现市场有秩序、企业有未来、消费者得实惠,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所有经营主体的活力,形成有效竞争、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、市场扩容的多赢发展格局。(高杭)
消费者“掌”握科技鲜闻 (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)